当前位置:虞婳玉>都市言情>七十年代真夫妻> 等有钱了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等有钱了(1 / 3)

等有钱了
方海可以说是尽心尽力, 四处找人一问,都只说这事不好办。
前头又不是没先例, 最多罚款就行, 怎么到这就不好办了,没这个道理啊。
他现在又不是什么愣头青,里外再一打听, 心中有数, 回来说:“有人故意的。”
当然是有人故意的,不然人家吃饱撑的, 何必较这种真。
赵秀云有些了然道:“也是开早餐店的吧?”
嘿, 神了。
方海可没少跑, 那头关系深, 不是看面子人家还不给透露一点, 惊讶道:“谁跟你说的?”
赵秀云心想, 世上的事情差不多都是这样的,王梅又不是后头没人撑着,一般人也动不了, 连贴封条带扣押这么迅速, 一定是有备而来。
有什么大仇?想想不至于。
自古财帛才动人心啊, 稍一琢磨, 清清楚楚的。
赵秀云就是有些奇怪道:“一个早餐店, 至于吗?”
这个方海也奇怪,所以都打听清楚了, 说:“你知道她上个月挣多少钱吗?”
赵秀云倒没研究过这个, 大着胆子说:“一千?”
一年下来可就是万元户, 了不得啊。
也就他们这样挣工资的人这样谨慎,方海伸出两根手指头说:“这么多。”
光卖早点, 一个月就能挣两千?
别的不提,他们家一年能攒下一千块钱,就已经是市里顶了不起的人家,不说百分百,那真是百分九十的人都到不了这个数字。
赵秀云算是知道别人为什么眼红了,光靠挣工资,一个月三四十块钱,二十年也才这么多。
她听了都倒吸口气,说:“不过也是应该的,两点,你就能见到在揉面。”
卖早点的,赶的就是这个早字,这份苦不是人人都能吃的。
就是方海,觉得自己三十好几的人了,要是天天叫他这个点撑着,也不一定能行,忍不住感叹道:“确实,要我说,都是勤劳致富,使这种手段做什么。”
听说还是个男人,大丈夫得光明磊落的才行。
谁说不是啊,赵秀云眉头蹙起来,说:“王梅妈妈刚刚都来问,这话我怎么跟人家说啊。“
方海勉强说:“人家就是想让她在里头待一阵,店开不了。”
说句大话,要是罚款倒是最简单的事,这样一来倒不好办。
赵秀云只能去王家照实说,陈翠心撑着口气,不知道这算不算好消息,虽然感激人家帮忙,也还是骂道:“不省心的死丫头,我说了吧,我早说了吧!”
放着正经的单位不去上班,偏偏现在要做这些,进过局子的女人,出来还能有什么好听话,得亏是女婿不讲究这个,再往前几十年,恐怕都得被赶回娘家。
陈翠心只觉得自己为这个女儿操碎心,外人面前还得强撑着。
赵秀云想想着实难办,咬牙说:“我们再尽量打听一下吧。”
要是肯叫方海花大力气找关系不是不行,可这又破了他前头的禁,只怕开这个口子,以后各色各样的人都找上门。
街坊邻居再好,也比不上自家人要紧。
赵秀云脑子转开,寻思有没有两全的办法。
她一时没有好思路,一连好几天都愁眉苦脸。
正赶上翟燕生孩子,她是大媒人,照理婆家要送大份的喜蛋过来,郑大会他妈亲自送过来的。
长辈上门,赵秀云赶快请人坐说:“怎么还让您亲自跑这趟。”
郑母新得的大孙女,高兴得不行,说:“嗐,我这闲着也是闲着。”
她把孙女炫耀一溜,才说:“哟,你家两个都不在啊?下回叫她们摸摸妹妹,我们也沾沾你家姑娘的好。”
那真是十里八乡,谁能生出这样两个孩子,祖坟都在冒青烟。
赵秀云谦虚笑笑说:“一人给沾一半吧,全沾我可不敢。”
“那是你要求高,我们能有一半我就偷笑了。”
郑母也是不急着回去照顾儿媳妇,人家娘家妈在呢,索性摆架势要唠嗑,聊着聊着就聊到工作上。
她是市妇联主任,已经是快退休的时候,不过总有许多放心不下,说:“重男轻女、封建传统,咱们妇联的工作,说实话一直很难展开。尤其是经费不足,我是想鼓励女孩子上学,都心有余而力不足啊。”
现在读书学费都不贵,沪市整体生活水平已经是全国前列,就这样,还是有许多女童,因为家庭等各方面原因,而上不了学。
赵秀云也在妇联工作过,当然知道其中有多少困难,跟着叹气说:“是难啊,以前还遇见过一户,男人打她,我们去劝,反而说我们多管闲事的。”
哀其不幸、怒其不争,恐怕才是妇联工作的真实写照,只有鼓励广大妇女同胞站起来,学会自立自强,才是正经路子。
读书,就是很重要的一环。
很多人家没有这个意识,情愿女孩子小小年纪在家干活,也不愿意送去上学,如果说能有人资助的话,不占的便宜白不占,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女童的受教育权。
经费不足,确实是大问题。
赵秀云灵光一现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