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虞婳玉>其他类型>封神:开局一个凤凰分身> 第622章 痘宗强者,恐怖如斯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622章 痘宗强者,恐怖如斯(1 / 2)

姜子牙不计伤亡地攻破穿云关,此时大军距离潼关只有百余里地。

他的心中焦急万分,这种急迫却无法和人言说。

广成子那些仙人只能看出天意还在周国,觉得问题不大,这种观点就过于宏观。

作为局中人,加上云中子给他的那颗七窍玲珑心,姜子牙感受到的东西要比广成子他们看到的多一些。

“只缘身在此山中”也有在山里的好处。

外人只能看到外表,他却能看到本质。

对姜子牙来说,人很复杂,国家更复杂,不是一个简单的气运、国运就能衡量的。

现在没有“国恒以弱丧,而汉以强亡”这句话,但道理还是那个道理。

国运强的国家也有可能内部出现问题。

现在周国的内部就出现了问题,姬昌的那个时候万众一心,殷商给的压力再大,周国上下都认为自己可以扛过去,最后胜利的一定是己方。

如今周国国民已经没有那么自信和团结了,姬发焦躁得使用混沌钟大开杀戒,就是这种情绪的外在表现,靠常规手段很难赢得战争,很难凝聚人心,那么就用非常规手段。

姬发准备牺牲自己,为周国打出一条生路。姜子牙抓住机会,认为兵贵神速,自己要是能够连破五关,并在纣王渡河前,攻破洛邑,那個时候周国凭借还剩下的天意,以北制南,是可以压制汉国。

这里面就没有齐国什么事汉国现在等着商周两败俱伤,之后一举定天下,这个想法用不着多么高明的战略眼光就能看出来,至少姜子牙能看出来。

“首倡必遣,殿兴有福”的政治观点邓婵玉不光和龙吉说过,也和邓秀、和李靖、和邓九公说过,最初是没事时的闲扯,后来慢慢发现这个观点很适合眼下的微妙局面,这个东西就变成了汉国的政治纲领。

微子还对这个观点写了一大堆的理论论述,纯理论,看得邓婵玉一脸懵,我最初说的是这个意思,好像没这么深奥吧?

不管她赞同还是不赞同,周国在这个论点里就是破坏旧秩序的“首倡者”,而汉国是建立新秩序,结束乱世的“殿兴者”。

姜子牙绝对不允许自己变成一个“首倡者”,那就太悲哀了。

他要快,尽快打穿五关。

三万八千精锐只是休息了两天,就骑上战马东征,去攻打潼关。

得益于伯邑考把西戎打得哭爹喊娘,周国这些年不缺马,缺的是体力充沛,冲锋速度快的战马,普通马匹有很多,步兵也可以骑马,顶多就是战斗的时候再下来列阵,平时赶路都骑马

殷商的潼关兵马元帅名叫余化龙。

余化龙有一位叫做余德的儿子。

余德乃是截教弟子,就是修为不高,目前只是人仙,平日里做道童打扮。

这位在截教内就是小透明,多宝道人、金灵圣母那些大佬都不知道有这么个人。

不过余德这人有些福缘,曾经在古仙洞府内找到一块活了不知道多年的太岁,之后从太岁体内提取出一种毒物,取名为毒痘。

余化龙听闻界牌关、穿云关接连失守,立刻召集众子商议。

余化龙有五子,分别是余达、余兆、余光、余先,第五个儿子就是余德。

之前纣王的战略重心是要灭掉齐国,东攻西守,镇国大元帅鲁仁杰目前已经三次击败齐军主力。

纣王听说西方的“地龙翻身”后,顾不得姜文焕的残兵败将,连忙让鲁仁杰收回大军,然后把大军拨到西线,加强潼关防御,抵御周国入侵。

余化龙的资历比韩荣还要老,正经八百的老将,纣王再昏庸,也知道这种良将对自己的重要性。

他封余化龙为大元帅,原本潼关就有三万兵马,现在又从东征的二十万大军中拨出十万由他统帅,无论如何也得挡住周国的兵锋。

十万大军还在路上,姜子牙的东征大军先一步赶到潼关,步兵下马,之后就开始攻城,如今关城内只有慌乱无比的三万商兵。

看起来双方兵力差不多,实际一方士气如虹,一方犹如惊弓之鸟。

周国瞬间摧毁界牌关,击碎了小半个穿云关,让韩荣、丘引这些大将和十五万大军全灭的战绩过于惊骇,普通人可不知道因果、福缘、气运这些东西,他们能看到的就是周国有鬼神之助,天空一声巨响,之后百万生灵就没了,这还打个屁啊,赶紧跑吧!

姜子牙派遣了不少间谍,大肆宣传这件事,“一炮糜烂数十里”这种话已经被双方史官记录在案了

余化龙对殷商忠心耿耿,哪怕传言说得十分夸张,他也要为纣王尽忠。

他召集五个儿子,有些焦急地问道:“姜尚兵锋甚锐,城中乱成一团,尔等可有退敌之策?”

四个儿子都是凡人武将,低声议论几句,之后齐齐摇头,兵无战心,将领再怎么鼓舞也没用,再说了,他们也怕周国的神奇手段。

余德哈哈大笑:“父亲和四位兄长勿忧,孩儿不才,愿取姜尚人头为父亲贺寿。”

“吾儿可有把握?”

“某取那姜尚人头,犹如探囊取物!”

当夜,余德做出布置。

他在周营洒出自己精心炼制的痘毒,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