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虞婳玉>其他类型>重生:我的80年代> 第734章 银行开到特区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734章 银行开到特区(2 / 3)

前世在某些资料中他有过一些不刻意的了解。

这家公司没那么简单。

表面上看,它是基于特区的一项特殊政策而诞生的一家公司,当下特区有项政策:进口特区的国外产品不能销售到特区外,但不限制特区外客户在特区内购买的商品运出特区。

这样一来,在特区内做国际贸易,便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

其业务模式说穿了,与倒卖玉米没有太大区别,基本操作为:先找到内地有需求的客户,并收取20-30%的定金,然后向港商订货,按同比例付款给港商,待货物到特区后,买方过来提货,并结清余款。

买卖的关键是:收的是软妹币,却要用港币或美刀支付给港商。

你以为这家公司是靠倒卖科教仪器赚钱吗?不,并不是,它的核心利润其实是来自获取外币的能力。

想开这样一家公司可不容易,首先需要拿到进口许可证,其次要和具有外汇出口创汇份额的单位,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。说白了,没有强硬的背景和强大的公关能力,即使清楚这种模式,一般人也开不成这样的公司。

石头王坐在木艺沙发上,双肘枕在双膝上,十指交叉于胸前:“我可以保证不违法。”

“但也未必合法。”李建昆说。

石头王:“……”

他发现和对方打不了半点马虎眼,想想又不算稀奇,对方是个谜一样的人,其能力和财富根本无法揣测,有时候石头王甚至觉得这个年轻男人的存在,极为不合理,因为从改开后他没有错过任何搞钱的机会,然而与对方相比,仍然如萤火之于皓月。

“是这样的,我有确切的消息和渠道,有个首都人来到特区,手上有三千万美金的外汇留成……”

所谓外汇留成,并非现金,而是一种配额指标。它本应该属于某个大型国营外贸公司,最终以非常灰色的方式转移到了有背景的倒爷手上。

石头王终究决定坦诚以待,将事情娓娓道来:“您知道的,现在的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换2.3元人民币,而市场汇价远不止,我有把握从此人手上拿到一千万美元的外汇留成,那么就需要支付给他两千三百万人民币,展销中心刚成立,还没有这样的资金实力,贷款是最后的选项,在这之前我先想到了您……”

李建昆心想果然是倒汇,之前他已经有些揣测,不然哪来的这么高的回报率?

两千万资金,使用几天,净赚两百万。

而石头王的赚头更夸张,按现在的市场汇价,一美元兑换四元软妹币不是难事,等于说这样一番操作下来,除去分给自己的两百万利润,石头王还能狂赚一千五百万。

抢钱都未必有这速度快了。

倒汇,倒汇……李建昆心头默念,该说不说,石头王的突然造访,带给了他启发,这是一条以前被他忽略的超高回报率的财路。

而且他如果来倒汇,甚至无需搞什么擦边球,游走在灰色地带。

他完全不必去打“外汇留成”的主意,他有自己吸储外汇的途径,鉴于国内的外汇资源如此紧张,倘若他从外部弄进来外汇,还是一件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事。

既有利,自己又能获得超高回报,何乐而不为呢?

“目前各个特区,外汇黑市是不是十分火爆?”李建昆明知故问,主要想探究下具体情况,他没有刻意关注过,而石头王是吃这碗饭的,只怕没人比他更了解。

“岂止是特区,全国哪个地方不火?现在经济政策宽松,有发展眼光的工厂都想进口设备,提升产品,提高产能,咱们国家的钱拿到外面去没人要,使用外汇是唯一的购买方式,想要外汇的人太多了。”

石头王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不过特区的经济更活泛,对外汇的需求也更大,竞争激烈,兑换比例持续上涨,手上有外汇留成的人多半愿意来特区交易,但凡过来,收到消息后保管一帮人凑上去,当成大爷供起来。”

那敢情好……李建昆心想。

他欠了一屁股债,本身又很不喜欢欠人钱,迫不及待想赶紧攒到给还了。

手上虽说赚钱的摊子也不少吧,但从年初规划建设芯片产业园开始,可以说日花斗金,都有些经不起造。

赚钱的渠道再多咱也不嫌多。

而倒汇这门营生,利润又相当可观,不干白不干。

念头通达后,李建昆心情很不错,同意了石头王的合作请求,权当是他带给自己启发的好处吧。

当天晚上,李建昆提前联系好后,奔赴蛇口,与袁总碰上面。

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:通过袁总和招商局的关系,把华强太古银行分行,开到特区。

其实很早之前他就有这个想法,即使不为倒汇,这件事一旦干成,也是好处无穷。

“建昆呐,你要是今天不来找我,我过段时间肯定也会去找你,实不相瞒,我早在琢磨这件事。”夜幕中,招商局位于蛇口的驻地,一间简洁的办公室里,袁耕大笑着说。

李建昆跟着笑起来,这不巧了么?

不过袁耕有这样的想法,并不奇怪。

华强太古银行的大股东是昆兰投资公司,招商局又是昆兰投资公司的第二大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