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虞婳玉>历史军事>悍明> 第四百三十二章 硝烟的味道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四百三十二章 硝烟的味道(2 / 2)

手笔!
吴凯杰忍不住问道:“王爷,内阁权柄如此之重,万一他们破坏法律又该如何?”
“那就是大家需要讨论的了!反正我们时间有的是。”
顾振华脸上突然带着一丝惫懒的笑容,说道:“在科学院的前面专门设一个讲坛,欢迎天下有识之士一同来辩论,不管说什么,哪怕就是骂本王,也绝不追究。我就不信,穷尽天下人的智慧,还没法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子吗!”
大明朝的讲学辩论并不少,可是几乎都是学术性的,什么心学和理学之争,什么圣人有心无心,性善性恶一类的玄而又玄的东西。
读书人都是如醉如痴,偏偏这个国家真正的问题却没有人敢面对。顾振华的一道命令,彻底改变了态势。越来越多的读书人聚集到了开封,有一门心思捍卫圣人之道的传统读书人,他们很快聚集在了范克勤等人的门下。
另外一方离经叛道的年轻人都聚集在了黄宗羲的周围,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大派。除了他们之外,还有一批官僚也参与其中,这主要是顾振华授意的,他们更多的从实务来谈种种弊端。
再有宋应星,汤若望,吴又可等人也频频登台,他们主要的任务是普及新知识,破解什么天人感应一类的胡说八道!
这个超级讲学活动也被称为中州讲坛,每天都有专们的报纸整理言论,向全国传播。前后竟然持续了二十年之久,彻底奠定了中华政体和法治的蓝图。甚至有西洋人介绍到了西方,掀起了他们的启蒙运动。
……
“大伴,满朝文武真如辽王所说,他们关心的并非是朕,而是关心他们自己啊!为了所谓圣人之言,他们能前赴后继。可是我大明危亡的时候,他们怎么不出来啊!是不是夷狄尊奉了圣道,也是他们的圣君了?”
戴莹满脸的愁容,说道:“主子所言甚是,只是那些士子攻讦圣上,老奴看着心碎,辽王就是背后的推手,老奴以为主子还是回京吧,那里安全一些……”
“哈哈哈,大伴,朕哪也不去。辽王说要让朕制约自己的权力,不做九五之尊。其实真正要忍住诱惑的是他自己,朕何必给他创造谋朝篡位的机会呢!”
“陛下,辽王有请!”周贺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,说道:“鞑子动兵了,大战恐怕要来了!”RS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