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虞婳玉>其他类型>亡国当天,公主搬空全京城> 第374章 终于崩了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74章 终于崩了(1 / 2)

“好!那就后日一早出发。”

几家豪族的商队管事,都是做了多年买卖的人。

他们自是明白红袖所说的“准备”是什么。

事实上,根本不用红袖提醒,他们在京城的这几天里,除了忙着自家店铺的买卖,也会在东西二市到处溜达。

某些货物,受到了战乱的影响,在京城滞销了。

价格非常低,货物的数量还多,这些管事们,就开始挑挑拣拣、讨价还价。

几日的功夫,他们就根据自己的专业与敏锐,采购了不少货物。

多一天的准备时间,管事们可以整理货物,查漏补缺,并将马车、随从等全都安排妥当。

“……后日出发!”

红袖见众管事没有意见,也就最终确定了出发行程。

她这边,也按照寨主的吩咐,收购了许多货物。

尤其是那些胡商从各个番邦带来的东西——

胡椒之类的“香料”,琉璃之类的奢侈品,还有一些连胡商自己都不知道的植物、种子!

当然,对于龙门商队来说,此次运回去的,最主要的不是货物,而是人。

魏四郎的衣锦还乡,不只是将自己的亲友、邻居、族人等,也都招揽去了龙门寨。

还有闻到风声的其他坊的百姓。

另外,魏四郎还通过旧日的袍泽,以及在城门口、东西市署结交的“好友”,将他们的退役袍泽都招揽了来。

这些人,大多都是年纪大了,或是有了残疾。

魏四郎根本就不挑,来者不拒。

除了老兵、伤兵,魏四郎还按照沈婳的要求,重金招募了医士、木匠、瓦匠等等的技术人才。

这些人,除了医士还好些,大多都属于匠籍。

社会地位低也就罢了,每年还要有几个月免费去给官府做工。

哦不,有的不只是免费,还要自备工具,甚至是干粮。

可以说,哪怕是在盛世,这些工匠的生活也都非常艰难、贫苦。

如今世道乱了,工匠们连做工的机会都没有,生计愈发艰难。

龙门寨此时的重金招聘,对于工匠们来说,绝对是一条给全家人的活路。

去几百里外的利州?

去边城都无所谓,只要钱给够!

什么?

可以提前领取三个月的工资,还能有路费、安家费等等费用?

每个工匠折算下来,人还没去呢,就能拿到五六贯钱。

五六贯啊,感觉把他们直接卖了,也就值这个钱!

所以,即便不知道龙门寨是个什么地方,看在钱的份儿上,工匠们都愿意前往。

当然,他们没有带家眷,只是孤身一人,顶多带个继承收益的儿子。

他们想过了,如果龙门寨是个贼窝,自己就算是死了,都不亏。

毕竟,他们提前收了钱,而那些钱,足够买命的。

除了工匠,龙门寨还重金聘请一些读书人。

不必取得功名,读过书,认识一定数量的字儿就可以。

待遇嘛,跟工匠差不许多。

也都是可以预领工钱、路费、安家费。

龙门寨的这一举动,绝对救了不少滞留京城的读书人。

是的,滞留!

京城乃天子脚下、首善之地,汇集了天下的英才。

再加上有科举,各地的读书人,只要有条件,都有想方设法地跑到京城。

有的,参加科举。

有的,游学,拜访名师,结交权贵。

去年的阿史那雄叛乱,太急、太迅猛。

京中反应过来的时候,阿史那雄的叛军已经打到了城门外。

元安带着权贵仓皇逃离,普通百姓们,却无法贸然厉害。

家在京城的,还好些,有家有业的,即便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乱兵,只要没死,就还能活下去。

而那些外地来的读书人,就比较凄惨。

盘缠花完了,被客栈赶出来。

京城有宵禁,坊间街道都有武侯。

他们无处可去,只能流落到城南的几个荒芜的坊区。

靠着给人写写书信,或是干些杂活,饥一顿饱一顿,日子过得非常艰难。

有的读书人,已经到了饥寒交迫,重病缠身的地步。

龙门寨的重金招聘,不只是给了他们一份工作,而是一条生路。

更不用说,商队随行的急救兵,还免费给那些生了病的读书人看病、开药。

“去!我去龙门寨!就算那里是龙潭虎穴,是穷凶极恶的贼窝,我也去!”

救命之恩啊!

“……龙门商贸在东西二市都有店铺,听说还是万年大长公主的地盘,总不至于是贼窝!”

“百无一用是书生,我们这些人,手不能提肩不能扛,去当兵,人家都瞧不上。龙门寨若真是贼窝,应该也不会要。他们却如此礼遇我等,想来不是什么穷山恶水。”

“万年大长公主?虽然没听过,但,既然是皇家贵女,应该也不会太差!”

去了,谋个差事,兴许还能得一场富贵呢!

读书人的想法果然比较多。

不过,经过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