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虞婳玉>历史军事>自建帐以来:罗马汗国记> 第489章 罗马雅乐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89章 罗马雅乐(2 / 3)

是无奈地说:“但这又不能怪我。历史就是这样,要是随便改了,反而不好了吧?还好,老夫常年走南闯北,腿脚还算灵便,那次算是成功逃掉了。”

“没办法,第二场的时候,老夫特意做了声明,专门给他们说,虽然故事情节上有文学创作,但是整个大事件,都是按历史讲述的。这次,大部分人倒是不骂街了,但他们开始坐下面哭——好像,知道这事情是真的之后,大家更悲伤了。我看有几个壮汉,都哭得快要晕过去了。我怕真惹出事儿,只好又草草结束。”

“还没讲第三场呢,几个老人家来找我,说他们是君士坦丁大学的哲学教授,想和我讨论悲剧问题。原来,那几个壮汉,是他们的学生。之前受到了很大刺激,就给他们专门说了一下。我给他们讲完,他们也在那儿感慨,说虽然看过中原的历史,但是话本说出来之后,感染力确实不一样。”

“把故事描述出来之后,其中的悲剧性,甚至超过了他们希腊的第一英雄,那位赫好汉。相对于几个神灵的主观介入,这种冥冥中的‘时势’,如同命运本身一般,是更加震撼人心的。”

“这几个人说的挺有道理啊。”李玄英也表示赞同:“他们给伱什么更具体的建议了么?”

“他们建议我最近别再说了,会被极端观众攻击的……”

“呃……”

“老夫一开始不信邪,结果真有人跑到我租住的房子那儿,堵我的门。所以,我才只好赶紧找你,换个地方住。”罗先生有些忧虑:“哎,这些人之前好像没听过这种故事,反应有点过度了。这要是之后讲到五丈原,该怎么办啊……”

李玄英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回答,双方陷入了沉默。

“算了,这个到时候再随机应变吧。”罗先生还是先说道:“还是继续说这个军乐的事情吧。你还有其他什么乐器想要试试的么?”

“暂时就这么一个了。”李玄英回答:“主要是因为,这是个比较新的东西,所以想多找人来问问。本来都想好的,结果这几天,突然出了一堆事情,只能晚上跑过来了。”

罗先生眯起眼睛,点点头,没有多问。

“之所以琢磨它,是因为我觉得,这类乐器的发声方式更有优势。”李玄英也没管太多,介绍起自己的想法来:“你看,首先,他每个音都是独立的,都对应一个单独的弦。而且郭康兄弟说,他研究过,只要控制好弦的长度、粗细、松紧,就能严格控制音调。这几个因素,都是可以直接量化出来的。所以我们觉得,和其他的备选乐器方案相比,这个更容易标准化一些。”

“那你们肯定有更高的需求吧。”罗先生直接说道:“如果只是表演杂剧,现在这样其实也足够了。”

“我们想做出统一的军乐来。”李玄英说:“郭康兄弟说,他希望能把更多的乐器和乐手加入进去,彼此应和,这样才能有更雄浑的效果。这种气势,不是单一乐器和单一曲调能够比拟的。但现在的乐器,音准普遍做得都不好。乐器如果多起来,就都得重新改造。到底怎么做,就比较复杂了。”

“教会研究这个问题已经很久了,也积累了不少经验——我们之前都是为了娱乐,但他们是为了宗教目的,所以研究起来特别上心,成果也不少。我们这些,也是建立在他们的基础上的。”

“还真和宗教有关啊……”罗先生感慨道。

“是啊,但凡音乐研究特别出色的地方,基本都是宗教发达的地方。他们是真的不惜代价,世世代代去搞,不像咱们那边,就只能靠偶尔几个大家推动一下。”李玄英想了想,解释道:“毕竟大家正事很多的,你看我,也只能趁家里管不过来,偷偷出来玩玩……”

“这么说的话,军乐也是个很好的研究对象啊。”罗先生安慰道:“大家关注的,不就是你研究的是不是正事么?如果真的对军队有用,那就不用担心了。”

“我觉得是真有用,这一点我赞同郭康兄弟。”李玄英点点头:“鼓吹音乐不止是出征前的仪式和回来之后的典礼用,行军、作战时,歌曲也可以提升士气,让人打起精神。当年,我祖上庄宗,就亲自创作了一些军歌,教给士卒。每次交战时,冲阵一次回来,就和士兵一起放声高歌,据说能让众人士气大振,舍生忘死。这都是有过成功案例的。”

“不过,这种方式,确实少见,当时的人也是当做奇景来看待的。尤其是他败亡之后,大家就更把这些当做反例了。罗马这边其实也一样,很多人认为,战场上乱吼乱跳,是蛮族行为,正规军应该沉默地冲锋杀敌才对。连带着,行军、宿营时,一些人也觉得越肃静越好。我对这个观点,是有些怀疑的。”

“正好,郭康兄弟他们都支持我,我就想试一试再说。”

“而且,小朱官人也乐意帮忙。”

“教会目前定音的办法,是把音阶分成十二分,算出每个音调需要的数值。然后用一套工具,调节弦或者铜管的长度,给乐器定音。”他拍了拍键盘后的铁架子,说道:“这个也是。”

“他们那个算法有点问题,总是有一些误差,所以和声就有对不上的地方。不过我们找小朱,让他帮忙搞点合适的弦的时候,他给我们说,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